11月3日,第39届北京马拉松赛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赛,3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长跑爱好者齐聚天安门广场,享受奔跑带来的快乐。
![“北马尿红墙”已成过去式,快来了解一下运动员热门打卡的智能无水生态公厕 “北马尿红墙”已成过去式,快来了解一下运动员热门打卡的智能无水生态公厕]()
北京马拉松于1981年开始举办,是中国田径协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单项赛事,被跑友称为“国马”,经多年创办积累,已被国际田联认证并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杆赛事。
较之其它田径项目,马拉松比赛路程远、时间长,更加考验运动员的耐力和毅力,运动员需在补给站饮用大量的水和能量饮料以补充体内迅速流失的水分和糖分,给赛场当地的公厕带来了不小压力。
![“北马尿红墙”已成过去式,快来了解一下运动员热门打卡的智能无水生态公厕 “北马尿红墙”已成过去式,快来了解一下运动员热门打卡的智能无水生态公厕]()
早些年前,由于公厕数量少、设备老旧,北马选手随地大小便的现象时有发生,“北马尿红墙”事件也曾一度在网络上发酵,引起热议,不仅降低了作为国际赛事的北马的办赛水准,也给外国友人、外地选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和回忆。
今年北马的起、终点分别设在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的庆典广场,为配合赛事开展,相关部门临时开放位于终点站奥林匹克公园的佳净洁智能无水生态公厕,供运动员如厕、休息。
![“北马尿红墙”已成过去式,快来了解一下运动员热门打卡的智能无水生态公厕 “北马尿红墙”已成过去式,快来了解一下运动员热门打卡的智能无水生态公厕]()
该公厕在赛事当日,总接待人数高达5000人,公厕现场,时时可见来自国内外的运动员们戴着参赛的纪念奖牌在公厕门口合影留念,对这座不用冲水、没有异味、干燥整洁的厕所充满好奇。再不见大家掩鼻而入、匆匆而出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淡定从容、谈笑风生。
![“北马尿红墙”已成过去式,快来了解一下运动员热门打卡的智能无水生态公厕 “北马尿红墙”已成过去式,快来了解一下运动员热门打卡的智能无水生态公厕]()
据了解,这座智能无水生态公厕由佳净洁集团自主研发生产,厕所自带循环处理系统,采用微生物降解科技,大小便在源头上分离后与微生物菌床充分混合,经过厌氧及好氧分解转化为固态和液态有机肥料,分解过程无致臭物质产生和残渣排放。便后无需水冲、清运,因而公厕在没有异味的同时还能保持干燥整洁。
记者现场体验,如厕前,可以用手机扫码开门,若需要纸巾,也可扫码免费领取,进入蹲位后,两只脚站在不锈钢制成的蹲便器上方,受重力感应影响,便槽圆孔自动打开。便槽前面部分有个小孔,用于收集小便,后面有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大孔,用于收集大便。
这座智能无水生态厕所就像是一座“有机肥料收集器”,大便发酵形成的固态有机肥或营养土可以用于种植各类树木花草及农作物,起到改善土壤板结,增加肥效的功能;尿液经过处理后制成液态复合微生物肥料,可稀释后灌溉农作物,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后期运维也无需抽粪和清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北马尿红墙”已成过去式,快来了解一下运动员热门打卡的智能无水生态公厕 “北马尿红墙”已成过去式,快来了解一下运动员热门打卡的智能无水生态公厕]()
据公厕负责人介绍,按照一个人一次如厕需冲水8L,一天接待1000人计算,单日耗水量就达8吨,北马赛事当天,就为北京市节省用水大约40吨。这座智能无水生态公厕不仅拥有“高科技身体”,还拥有“高科技大脑”,自配智慧公厕管理云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小程序等方式参与一键寻厕、扫码开门、健康体检的服务,如厕后还可在线对公厕点评。并且还能够实时反馈公厕运行状态,采集当日的人流量、用水用电量、如厕峰谷时等大数据信息,便于公厕管理。人性化公共设施背后彰显的是智能无水生态公厕开创者佳净洁通过小厕所服务大民生的理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马拉松赛的运动员们,用奔跑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新中国的祝愿。佳净洁智能无水生态公厕的硬件设施及配套软件的科技含量在这场赛事活动中不仅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提升了首都形象、中国形象,也呈现了一个当前中国“厕所革命”的样板工程,向世界打开了又一个了解中国“智造”的窗口。
据了解,目前,佳净洁的智能无水生态公厕已在天津、济南、武汉、成都、重庆、广州、深圳、厦门等各大城市投入使用,受到政府和群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