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3
/
19
点击次数:
46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关于修改全国性规划规章在公厕规划时男女按一比三配置面积的建议》。《建议》提出,由于生理特点等原因,女性如厕时间明显长于男性,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和相关计算与论证,建议男女按一比三的面积,修改全国性规划规章重新配置男女厕所。“男厕空荡荡,女厕排长龙”,这是人们在购物广场或旅游景区常能见到的尴尬一幕。而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如厕条件怎么样,更成了折射幸福指数的一个缩影与符号。诚如朱列玉代表所言,长期以来,中国男女厕间数量都按1比1的比例配备;即使有关文件曾规定,男女厕位比例应以2比3最为合理,但在今天也仍显不足了。厕所问题不是一个小事情。早在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抓“厕所革命”是提升旅游业品质的务实之举,要真抓实干、不懈推进。“厕所革命”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采取多种方式,着力抓好“厕所革命”,就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的务实之举。“厕所革命”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这当中,既要有像朱列玉代表建议的那样,针对男女生理特点不同等情况,更加注重从基础性的规划规章抓起,进一步提高和落实对女性厕位的配置面积;同时,也要根据场所、人流等的实际,因地制宜做好优化选择。比如,最新施行的《北京市公共厕所建设标准》,就对男女厕位比例不搞一刀切,人员密集区的女厕位比例会有所增加,而胡同中男性上厕所的人数较多,则对厕位相应进行调整。朱列玉代表的建议,切中了男女公厕比例失调的本质问题,看到了这种失调背后对男女如厕过程机械化理解造成的弊端。同时也要看到,很多地方“如厕难”之所以迟迟难以解决,除了公厕规划设计的原因,有时还因为社会的理念共识尚未形成。以之前一些地方试点的“无性别厕所”为例,此举确实让一些女性如厕的难题得到缓解,但同时...